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關於平台之二


這篇文章也是島嶼24小時系列的文章,基本上內容延續上篇。
另外這是我自己創作內容的整裡,如果有資訊傳遞的錯誤或是觀念上的謬誤請來信或是直接留言賜鞭。


關於平台之二(資訊傳播的權力)

  前文在平台的介紹中,提及一些平台的原始型態,在這篇文章中我再把他們大略的分成三種典型藉以區分出我想討論的一些平台的概念。在這裡的分類中,依照我的觀察方式以"情報"(或稱資訊,訊息與軟體等)的流向來分類我們現實生活中各種資訊與情報的傳播,來藉此定義出開放平台的面貌。
(在此另外強調,此指平台是挪用用詞)

  我想先用以下三張圖表來簡單的分類。

 
  首先第一張圖,紅色的點表端點(也就是使用者,用戶,或其他的形容方式),而藍色的線就是資訊的流向。
  我們常用的手機、電話、簡訊、Windows Live messengerSkype或其他及時通訊軟體等,甚至是傳統的信件都屬於這種方式。端點與端點間雖連結強烈,但是各自獨立,藍色的線(資訊的流向)也不互相干涉與影響,屬於封閉型的訊息流通方式,且端點並沒有明顯的位階分別(但是這種狀態下端點間的關係是最緊密的)。





  第二張圖的綠色大點是資訊的發布者;用另種說法就是電視台、廣播電台、媒體商與軟體商等,藍線一樣代表資訊的流向,紅點在這邊另個名稱是聽眾、觀眾與用戶或其他相似的形容詞,白色的區域就是前篇文章所說"平台的原始型態"。這種狀態下的資訊流通方式有明顯的位階差異,綠點的意識形態會影響紅點,且這種資訊流通方式跟河水一樣在基本上是不可逆的。(但是對於綠點自身來說,他們眼中所看到的白色區塊會跟第三張圖一樣,不過這容後再敘)
  在上篇文章提到的布告欄、電視廣播等大眾媒體、電影電視劇以及電玩遊戲等,甚至擴展延伸到早期電腦的作業系統都屬於這種形態。其特點是上游(綠點)的資訊會往下游移動(紅點),在網路世代之前這就是我們接觸到最多資訊的方式。我們在這之中只要有了硬體(電視收音機等)就可以進入白色的區域,但是我們在基本上並無法放置或是干涉白色區域的情報與資訊。但是以其涵蓋到的範圍(假使有區域性的話)這應該是傳播速度最快的方式。

 





 
  第三張圖有紅點與藍線跟白色區塊。紅點一樣就是使用者,藍線一樣是資訊情報與軟體等等,白色區塊就是平台的概念。在第三張圖裡面第二形態的綠點事實上還是存在的,不過在這裡一般的使用者位置被提昇到跟前面綠點相似的位階,資訊的移動方式是水平移動。也就是,在這裡使用者的地位跟以往掌握資訊霸權的媒體與資訊的供應商被拉到與一般使用者一樣的地位,而實質在位階比較高的平台商變成僅提供平台的角色,並不參與意識形態的操作。而以往掌握資訊霸權的媒體,在這種開放平台上並沒辦法輕易的進行意識形態的操作因為在平台上的每個使用者都平等的享受這些權力。
  在這裡幾乎都是以網路為基礎發展的平台,比如說youtubegoogle earth,維基百科等等還有蘋果的app store以及windows live、各大拍賣等開放平台都是這種形態。甚至連全球資訊網本身也是這種開放性的平台。


  以上三種形態是簡單的界分,當然再度細分下去的話還有混合形的甚至是大腸包小腸類形的,其中facebook就是混合類形。
  Facebook的基礎是第一種,不過它在情報交流的內容就是更多的情報提供者,他的結點(圖一中的紅點)是開放的,使用者很容易透過這種結點去獲取更多的結點,而讓第一種形態中的封閉關係昇華到第三形態的公眾關係,進而有開放平台的面貌。另外,facebook對其他平台的友善也很容易將其他平台這類的外部資源整合到自己的系統內,藉此成為一個極為強大的連結(有第三形態的公眾性,又有第一型態對於結點之間的緊密性)。


  以這種情報的方向來看這些東西,可以在這裡作個簡單的結論:那就是在開放平台的世界每個人都享有均等的發言權(傳播訊息的權力)。在以往這些權力是被掌握在少數大型媒體手上,或許在大眾媒體的時代每個人都有比以往更多接受資訊的權力,但那也意味著我們所獲得的任何資訊與情報都掌握在某些媒體霸權之下;我們接受的教育、知識、政治思想(台灣尤其明顯,各大報與新聞媒體等都有其自身的政治基礎,而其中一邊指責教育進行政治洗腦的同時卻又甘願受另一邊媒體霸權奴役,而另一邊指責民粹的時候自己也受另一政治資訊的灌輸。這就是媒體的霸權。)乃至於流行時尚與民生消費,我們這些資訊的獲得管道都被掌握在政黨、財團、電視台、出版商、教育單位等手上,甚至是一些花得起錢的品牌。我們常見的另一個名詞"置入性行銷"就是這種現象的表徵。

  而開放平台的出資者需要的利基就是使用的人口,而不是發聲的權力。而使用者的地位平等(當然這也是有例外的,但以型態來講的話就是事實上的相對平等)就是第三張圖裡面開放平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舉個例子來說,每個人只要有帳號就可以在youtube上面公開影片而不必花大錢成立電視台,或是每個人也都隨時可以在google map上面標記店家資訊而不必為此成立出版社,部落格也可以在這種狀態下經營起各自的業務(如食記或是遊記,甚至有純粹寫散文的部落格),或是每個人也都可以在交易類別的平台賣起東西,而不需要在鬧區租下貴死人的店面。而開放平台的白色區塊(圖三)就是集體智慧的體現,典型的例子就是wiki百科;當我們說網路時代的資訊爆發,除了傳播速度外我想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傳播資訊的人比以往多上了太多(最近很紅的維基解密也是這種時代下的產物)。
  (那麼平台商要的是什麼?人們開始享受這種資訊傳遞的權力且平台使用者變多後,平台商也開始藉由廣告營收,而有些平台商也樂於跟使用者分享廣告的營收,或是平台本身使用權力的販賣;平台商在此並不需要藉由傳播的權力本身來營利,而讓使用者的數量變成其利基。)

  再回到島嶼24小時的展覽,在facebook上並不需要高昂的設備經費以及勞心勞力的木工(在台灣念藝術院校的學生感受尤其深刻),也不需要昂貴的場租與隨之而來的水電費以及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卡到的展期。像Facebook這樣一個開放平台下,每個人都有發言與發表的權力而不是被壟斷在博物館、畫廊與學校上,以及比發放一紙DM更加緊密的連結(好友名單),而近代大量依靠數位化製作的作品也在平台上獲得了更為純正的展出方式,且展出者也可以用更直接的方式去回應每個參與展覽者的問題或是與參加者進行互動。這樣不正是我們念美術或其他念設計類科的人所需求的空間?


林欣瑋 2010/12/10


結果我上一篇文章還沒開始改...這篇也寫得很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